微波消解仪的工作原理
发布日期:2019-09-02点击次数:1515
微波消解原理:称取0.2克-1.0克的试样置于消解罐中,加入约2mI的水,加人适量的酸。通常是选用HNO3、HCI、HF、H2O2等,把罐盖好,放入炉中。当微波通过试样时,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快速变换取向,2450MHz的微波,分子每秒钟变换方向2.45×109次,分子来回转动,与周围分子相互碰撞摩擦,分子的总能量增加,使试样温度急剧上升。同时,试液中的带电粒子(离子、水合离子等)在交变的电磁场中,受电场力的作用而来回迁移运动,也会与临近分子撞击,使得试样温度升高。
- 可穿透绝缘体特性,如塑料等不会被加热;
- 含有介质分子物质的吸收性,即极性液体会被加热;
- 可被有效均匀金属间隙、均匀金属网孔屏蔽特性。
- 传播和遇导体(如金属等)反射特性;
另外,微波消解一般在密闭高压消解罐内进行,压力体系能产生过热现象(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加热到比常压下沸点更高的温度),大大提高消解速度,并能消解一般湿法消解不能消解的样品。
在密闭体系进行微波消解还可防止挥发性元素的损失,进行一些常规湿法消解不能进行的项目。
- 上一篇: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异同点?
- 下一篇:液质联用仪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
QQ在线客服
电话咨询
- 18172869508